• 郑光云委员:“双轮驱动”加快推进沂蒙非遗走出去

  • 发布时间:2024-02-02 12:40 | 作者: | 来源:临沂信息网 | 浏览次数:
  •   记者 刘元迪 临沂报道

      “临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非遗资源丰富多彩,存续状态良好,民众受益广泛。”2月1日,临沂市政协委员郑光云接受了记者采访。今年参会,她带来了关于加快推进沂蒙非遗“走出去”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

      郑光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文化资源。近年来,临沂市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将其作为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名市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非遗保护传承体系逐步健全完善,创新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但调研发现,仍然存在短板。

      “在世界交流融合不断深化的当下,必须进一步深度发掘沂蒙非遗的独特魅力,着力做好创造创新这篇大文章,讲好其背后蕴含的动人故事,让这些传承千百年、凝聚民族精神、彰显沂蒙特色的文化载体和精品在新时代发扬光大,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舞台,成为全人类共同保护和记忆的文化遗产。”郑光云说。

      为加快推进沂蒙非遗“走出去”,郑光云建议:一是牢固树立系统传播理念。要树立“内涵为王”理念,对临沂市众多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并找到其文化形态与现代推广及传播业态之间的关联点,适应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传播渠道更加多样的新特点新机遇,创新升级传播手段、运营模式及推广路径,通过短视频、微电影、纪录片等形式对非遗文化进行再创作,全面提升沂蒙非遗文化传播效果。此外,培养新型专业化人才,着力引导他们深入研究非遗传播规律和受众易于理解接受的新模式新渠道。

      二是积极实施“双轮驱动”战略。要以非遗为元素、文化为底蕴、活动为载体,积极实施请进来、走出去“双轮驱动”战略,积极探索“非遗+研学”“非遗+文旅”等运营新模式,着力优化打造好现有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和非遗研学旅游基地,依托非遗文化资源,开发相关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衍生资源,借文化消费之东风、搭文旅发展之快船,以活动加持、交流加推、营销加力,持续将国内外受众“请进来”,让其置身临沂市非遗文化发祥地,在听、看、尝、做、买、游等综合体验中真切感受沂蒙非遗的独特魅力,以“请进来”助力“走出去”,拓展非遗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

      三是更加注重打造产业集群。把实现集群化、产业化作为非遗产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布局和组织方式,积极探索建立集研发、生产、包装、培训、观摩、销售等功能于一体,配套旅游、餐饮、演出、影视、会展、出版等相关产业相融合的综合性产业集聚区,并在数字化变现上持续创新,加大形象包装和品牌故事运作,利用VR、AR等技术再现非遗制作技艺,让非遗产品成为新谈资和自带话题,让非遗既能“听得见”“看得着”,也能“带得走”“学得来”,进而达到延伸产业链、提升关联度、激发新动能、扩大影响力之目的,为沂蒙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实现资源—资产—资本的有效转化提供强劲动力。

      四是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对非遗保护传承的提供金融服务,支持产业化、集聚性发展。采取定向资助政策措施,组织更多的代表性非遗企业或个人组团抱团参加广交会、深交会等各类交易会、博览会、艺术节等。调整非遗财政扶持方向,将财政性支持由直接出口补贴,前移到研发设计与生产、融资以及土地使用,或有针对性地后移到市场推广、品牌打造、风险转移与补偿等价值环节。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