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立省级新区,山东有何考量

  • 发布时间:2021-12-07 18:37 | 作者: | 来源:临沂信息网 | 浏览次数:
  •   近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德州天衢新区发展规划》《菏泽鲁西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山东省新区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新区建设是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陆续设立了19个国家级新区。近年来,广东、浙江、四川等省规划布局了一批省级新区。2020年3月,全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提出,规划设立省级新区,打造区域融合发展战略支点。经过对标学习、开展课题研究、研究比选方案、专题会议论证,省政府决定在烟台、临沂、德州、菏泽开展省级新区试点。随着规划印发,德州天衢新区和菏泽鲁西新区两个省级新区率先亮相。

      从实践来看,国家级新区作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已成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而广东、浙江、四川等省设立的省级新区,在承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聚集要素资源、促进产城融合、培育经济增长极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区域经济重要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在这一背景下,山东建设德州天衢新区和菏泽鲁西新区又有怎样的考量?

      仔细分析,德州天衢新区和菏泽鲁西新区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都位于黄河流域。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是山东必须肩负起的重大使命和重要责任,而设立省级新区是落实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创新实践。德州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美誉,菏泽是黄河入鲁第一市,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上区位优势突出、发展基础良好。建设德州新区、菏泽新区有利于打造落实重大国家战略的突破口,探索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路子,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整体位势。

      从山东自身发展来说,设立省级新区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山东正加快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格局,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驶入快车道,但接下来要啃更多“硬骨头”。省级新区作为承担重大发展改革任务的综合性平台,跳出行政区划,有效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能够更好促进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资源跨区域流动,有效破除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为加快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提供重大载体支撑。

      同时,设立省级新区还是山东培育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重大举措。目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正向“五年取得突破”迈进,省级新区作为政策资源的富集地和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复制推广国家级新区经验模式,整合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及开发区、特殊监管区等各类支持政策和制度创新成果,综合赋予新区更大的先行先试权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有利于形成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对于省级新区所在市来说,设立省级新区是破解发展瓶颈的关键一招。在德州东部设立新区,有利于解决西部老城区东拓问题,实现德城区、陵城区一体化发展,打造鲁北新的经济增长极。在菏泽设立新区,有利于加快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提升菏泽发展能级,带动鲁南经济圈加快振兴崛起。

      不难看出,设立省级新区是山东落实重大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盘大棋。为下好这盘大棋,规划提出按照“一个平台、一个主体、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的体制架构,依法依规设置新区管委会,赋予省级新区更加充分的改革自主权;省级新区所在市履行新区建设管理的主体责任;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有关部门研究起草支持省级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大事项提交省级新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研究,构建起推动省级新区发展的完善机制。在完善的推进机制推动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省级新区定能成为区域发展的新支点,为山东高质量发展打开新局面。


    责任编辑:范金鑫
  • 相关内容